兩個女生為晚餐餐桌挑選花卉

本照片取自一系列經過事先安排的照片,標題為「北京女子學校的生活」,拍攝地點位於日佔北京的北京自由學園。原本的標題寫道:「二個女生為晚餐餐桌挑選花卉」。

日期

約 1940年

藝術家∕創作者

不詳

媒介

相片

主題

還都

個案研究

日佔中國(1937-1945)

關鍵字

兒童, 女性, 學校, 教育, 花卉

進一步資訊

進一步閱讀

Jeremy E. Taylor, “Gendered Archetypes of Wartime Occupation: ‘New Women’ in Occupied North China, 1937–40”, Gender & History 28.3 (November 2016): 660-686.

來源

英國國家檔案館

來源參考編號

CN 11/11

許可或感謝

英國國家檔案館

COTCA 編碼

TNA-0011

更多項目

兒童作品,一

這是一系列由讀者提供予《兒童画刊》9.10(1941年4月)的精選圖片(多數為鉛筆畫)。這些圖畫讓我們一窺日佔中國官方對於學生行為的認知,而這些想法均反映在汪精衛國民政府首都孩子的創作中。

兒童作品,二

這是一系列由讀者提供予《兒童画刊》9.10(1941年4月)的精選圖片(多數為鉛筆畫)。這些圖畫讓我們一窺日佔中國官方對於日佔中國生活層面的認知,而這些想法均反映在汪精衛國民政府首都孩子的創作中。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黎明的描繪,例如對日本人的刻畫,以及當中某些圖片包含恬靜的中國鄉村景緻。儘管籃球出自美國,該項運動仍為日佔南京官方所認可的運動項目。

慶祝廣東更生二周年祝賀典禮

這一系列照片出自《華南畫報》2.3(1940年),當中呈現了日本人稱之為廣州於1938年的更生(即廣州的失守淪陷)二周年紀念祝賀典禮。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中山紀念堂的重要性,以及當中「民間」形式的文化展現。

維新政府治下之民眾生活

這一系列未註明出處的相片出自大民會所出版的《新中國》3.1(1940年1月)。這些照片用於呈現1938年成立的屬國政權─維新政府統治下的生活,而其最終於1940年3月併入汪精衛國民政府。最頂端的圖片標題為「絃歌不輟」;中間的圖片標題為「秋收豐登」;最底部的圖片標題為「復興建築」。這三張相片均是大民會於1938年至1940年期間所提倡最典型的影像,但同時也展現1930年代初期滿州國宣傳照片的深遠影響。

汪兆銘

這張附圖由宣傳部出版,出版日當日正逢汪精衛正式「還都」到南京接管日佔之下的政府。圖片中的符號(例如國民黨的白日黨徽,以及中華民國國旗的顏色)意指「回歸」戰前的規範。此中日本人的存在則較少提及。

前途無量

圖片為在日佔時期於南京針對兒童讀者所出版的雜誌之封面。此影像出自不知名作者。出版細節:《兒童画刊》9.10(1941年4月)的封面影像。

清鄉表裡觀

一種以藝術的方式呈現歷經清鄉的村落,畫中農民在村牆內之日常。村牆外則是反抗份子餓死和對當地居民施暴。該圖片取自期刊《中國漫畫》2.1(1942年10月)。

總奮起

這幅木刻畫出自鉄鷹之手,於《中華畫報》2.2(1944年3月)重製。木刻畫對日據中國藝術的重要性在文學幾乎被全然忽視。木刻畫迄今幾乎特指中國反抗的藝術,儘管該風格屬於戰爭期間重要的「日佔」視覺文化。就這幅畫來言,當中中國男子身穿新國民制服並揮舞中華民國國旗,衝向看不見的敵軍,乍看就像抗戰早期的木刻畫。

上工

這幅木刻畫出自顧藝華之手,於《中華畫報》1.4(1943年11月)重製。木刻畫對日佔中國藝術的重要性在文獻中幾乎被全然忽視。木刻畫迄今幾乎特指中國抗日的藝術,儘管該風格屬於戰爭期間重要的「日佔」視覺文化。

鳳陽姑娘

這幅木刻畫出自藝術家方文星之手,於《中華畫報》1.4(1943年11月)重製。木刻畫對日佔中國藝術的重要性在文獻中幾乎被全然忽視。木刻畫迄今幾乎特指中國抗日的藝術,儘管該風格屬於戰爭期間重要的「日佔」視覺文化。

婦人像

這幅木刻畫出自馬午之手(可能為日佔時期受歡迎藝術家中作品最豐富的一位),於《中華畫報》2.2(1943年3月)重製。木刻畫對日據中國藝術的重要性在文學幾乎被全然忽視。木刻畫迄今幾乎特指中國反抗的藝術,儘管該風格屬於戰爭期間重要的「日據」視覺文化。

《新中華画報》封面,1942年7月

這張封面影像出自於《新中華画報》封面4.7(1942年7月)。陳雲裳是上海戰爭期間數一數二受歡迎的影視名人,儘管她的穿著和公眾形象效仿好萊塢明星,其仍受到當時日佔政權時期親政府媒體的青睞。《新中華画報》是雙語(中英)刊物,由日佔時期新聞工作者伍麟趾於1939年至1944年時期在上海出版,並發送至中國及東南亞地區。